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正文
自治区残联以“七个一”民族团结生动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2025-10-27 08:52:00    来源:自治区残联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10-27 08:52:00

  自治区残联以“牢记嘱托担使命 加快建设示范区”为主题,坚决扛起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使命任务,有效发挥残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精心组织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通过七项举措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团结引领各族残疾人群众和残疾人工作者同心向党、携手奋进。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核心要义,进一步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

  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组织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收听收看纪念大会实况转播、邀请专家专题辅导、举办抗战故事分享会、开展主题阅读和青年理论学习,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山河为证》等红色影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共同团结奋斗的坚定信念,在本职工作中挺膺担当、奋楫争先。

  创新宣传载体,讲好团结故事。深入实施宣传教育“三个十行动”,组织开展十场基层文化巡演、十场自强模范巡回宣讲,精心讲述十个残疾人交往交流交融好故事。邀请中央媒体及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区内主流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全方位宣传残联系统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生动展现各族残疾人群众和残疾人工作者同心跟党走、奋进新宁夏的时代风貌。

  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惠民实事。持续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一家一年一事”帮扶解困行动,为2917户3357名残疾人家庭摸排解决3655件帮扶事项。深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阳光助残共富计划”,切实做好7—17岁残疾儿童康教融合、人工关节置换等康复服务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能力重建等重点惠残项目,目前已完成3738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4.6%,通过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各族残疾人群众在实实在在的关爱中感知党的温暖。深入12个县(区)30个重点村(社区)364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实地调研、入户走访、建立台账、梳理措施,向自治区党委报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结对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专报。

  丰富文体生活,促进交融互鉴。积极组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6个现场汇演节目获得一等类,特等类数量与湖北、上海并列第二、沿黄九省区第一,创造宁夏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历史排名最好成绩。筹办2025年残疾人文化周暨第二届宁夏残疾人文化艺术展演,通过“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展、科技助残展、书法绘画文创作品展和残疾人文艺演出等“三展一演”活动,全面展示宁夏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支持各地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为主题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组织残疾人积极参与沿黄7省区残疾人轮椅马拉松、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残疾人健身周等群众性体育赛事,促进残健融合、增进民族团结。

  强化法治保障,维护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宗教场所“五进”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解读、网上知识竞答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完善乡村(社区)法律援助点、乡镇法律援助站、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三级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调解、咨询、代书、诉讼等法律援助服务,开展重度困难残疾人上门法律援助,不断增强各族残疾人群众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筑牢安全防线,维护和谐稳定。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工作,组织对“残疾人之家”、康复托养等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加强“一号一刊一网四平台”舆情监测管控,严格新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确保残疾人工作领域和谐稳定。

  【撰稿:申欣】

【编辑】:
【来源】:自治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