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盯民生大小事,根据部门职能职责,系统梳理为民服务项目,通过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形式,听民意、找问题、定措施、办实事,厚植为民情怀。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督办代表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智慧水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任务紧、政策性强、管理严格,涉及的专业较多、技术复杂,我们在前期的试点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自治区人大代表赵晓东提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代选工委积极与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联系沟通,会商建议办理事宜,协调制定办理方案。目前,固原市已将建议办理事项所需资金纳入2021年度财政预算,办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有些群众反映:“老年人参加名目繁多的旅游项目容易被欺骗等问题突出。”机关信访处党支部将该问题及时转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督办,在全区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对存在相关违规问题的旅行社列入重点关注名单并进行重点检查,及时曝光,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针对有的群众反映的拖欠工程款、经济案件执行方面的问题,转交有关部门督办落实,先后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00万元、300万元和170万元。
积极履行人大监督职责,开展法律服务和换届指导,确保换届换出“好班子”。社会委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发挥换届成员单位的指导作用,为海原县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自治区实施办法的法律法规;深入海原县曹洼村、石堡村、关桥村等换届工作的重点难点村开展法律服务和换届指导,通过查看资料、走访座谈等,全过程监督换届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赴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开展全区“两委”换届工作调研,同时开展法律宣传和服务工作,送法律到乡村、到社区,详细为村居民解答“两委”换届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疑问,重点宣讲“两委”法定职责和义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法定要求等内容,确保换届换出“好班子、好风气、好局面”。
机关代选工委党支部结合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集中购买配发了1800册工具用书和1205套《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宣传挂图》,编发了《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基本问题口袋书》500册,供全区各市县区、乡(镇)和各单位有关选举工作人员培训和参考使用。
深入基层摸实底、找问题、出良策,切实为群众解难事。机关民宗外侨工委党支部的党员深入基层联系点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长乐村,走进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与村党支部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两个村党史学习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情况,围绕农村教育、医疗、村容村貌治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对于杨家塘村反映的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教育难的问题,现场给出了解决方法。针对长乐村无污水排放设施、老年人和残疾人辅助器材缺乏等问题,支部党员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表示将认真梳理尽快转交相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处理。
深入群众送党课、送法律、送温暖,帮助群众纾困解难。6月30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同志到宁夏交通学校,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为150名学生讲授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6月10日、11日和7月1日,机关监察和司法工委党支部先后于组织党员干部到平罗县通伏乡通伏村、头闸镇立新村、宝丰镇中方村进行走访,送去《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教育书籍。为所联系村党员讲授了党课,并和他们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学习体会交流。
针对田原村、旱天岭村两个机关驻村帮扶点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具体问题的事项,5月26日,机关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两个驻村帮扶点,送去4本学习材料共66套及学习笔记本,联系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师生到旱天岭村小学开展“献爱心送温情”捐资助学活动等。机关行政处党支部针对金凤区良田镇曼新小学缺少绘画用品的情况,组织党员干部捐款1200元,购买了200份绘画彩笔、200套专用绘画纸、铅笔、橡皮等绘画用品,捐赠给曼新小学使用。
下半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将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努力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将初心和使命融入日常、见于行动,从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发,真正把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实绩实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