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正文
党旗引领成长 初心照亮征程——青年党员“七一”感悟(1)
2025-07-03 09:37:00    来源:区直机关有关部门(单位)机关党委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7-03 09:37:00

  发扬“安专迷”精神 围绕中心大局知事识人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干部三处四级调研员

  刘 伟

  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组织工作也同样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勇于打破思维定势、破除路径依赖,面对繁重任务和棘手问题,敢于迎难而上,以务实苦干的作风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组织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发扬“安专迷”精神,锻造过硬本领。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始终做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传承和发扬“安专迷”精神,安于职守、虚怀若谷,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在服务大局、成就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要专注精进、业务精通,加强政策理论学习、严谨细致工作,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要全情投入、沉迷工作,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默默奉献,力求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

  多渠道涉猎知识,培养识人能力。作为一名从事干部工作的年轻人,要广泛学习开阔眼界,不仅要熟悉传统产业领域,更要敏锐把握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脉搏,主动钻研经济知识、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围绕自治区产业布局、“两区”建设、“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等中心任务知事识人,发现识别那些在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思路清、办法实、成效显的干部,前瞻性思考如何布局宁夏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干部梯队、如何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储备、如何构建更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激励机制,切实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以耕地保护之责践行为民初心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耕地保护监督处

  一级主任科员

  赵震宇

  在深化改革与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难点堵点,我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四股劲”的精气神,在耕地保护与改革发展中挺膺担当。

 

  以“闯劲”破题制度改革。坚持精耕细作,紧扣占补平衡改革“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先补后占”要求,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科学编制自治区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空间规划,持续推动耕地布局优化调整,以优质有序的空间布局助力全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实劲”保障土地要素。聚焦国家和自治区各类重大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需求,建立健全重大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保障机制,在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的前提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以来,累计审查涉及占用耕地建设项目46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2700亩,储备补充耕地指标3.59万亩,有力夯实占补平衡基础。

 

  以“韧劲”深耕田间地头。持续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党群齐心筑耕基 政守红线保发展”党建品牌内涵,进一步探索“耕地保护网格+基层党建网格+智慧监管”融合机制,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实景三维等科技手段赋能宁夏耕地保护综合监管平台,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耕地保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

  以“热劲”践行为民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指导各地推进区片综合地价测算调整工作,研究出台《自治区土地征收管理办法》,全流程规范集体土地征收工作程序,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以民生温度彰显改革发展初心。

  格纸作田墨香染春光 青春燃炬聚力促振兴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

  王文轩

  在“三农”战线的前沿与后盾中,办公室工作往往不被视为前沿阵地,却肩负着保障高效运转、推动决策落地生根的关键枢纽之责。挺膺担当不是口号,攻坚克难不是空喊,而是要把“笔杆子”“协调力”化作服务大局的“硬支撑”,在“急难险重”中锤炼“三农”情怀与业务本领。

  这份担当,是闻令而动的责任自觉。中央、自治区关于改革深水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的部署,都直接指引着“三农”工作的实践航向。因此我们更要主动深研政策背后的精神内核与具体目标,确保决策部署在农业农村战线生根发芽、花开果结,保障改革蓝图不走样、攻坚指令不缺位。

  这份担当,是攻坚克难的强韧脊梁。面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改革险礁难题,办公室必须善于提炼难点、精练问题,从精准施策疏通产业链堵点、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六特”产业迈向中高端等,力求解决每一道题,让服务成为激活全局的澎湃力量,而非无源之水。

  这份担当,是润物无声的服务本分。办公室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效运转与可靠保障,必须“零差错”处理每一份公文流转,“零延误”完成每一次会议活动组织,“全方位”做好协调保障,把平凡的日常事务做到极致,就是在巩固“三农”战线后方最坚实的堡垒,让攻坚的力量没有后顾之忧。

  青年之力量,不在声高,在于善作善成。愿以文件流转当战场、服务协调作号角,时刻确保运转高效的“中枢”始终强劲,在护航宁夏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贡献微薄力量。

  在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涉深水区、啃硬骨头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机关党委(人事与老干部处)

  副处长

  杨志宁

  深化改革是更好服务党的中心任务、有力支撑国防和军队建设、帮助实现广大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因改革而生,退役军人工作因改革而进。作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党务干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上,必须理解更加深刻、贯彻更加坚定、执行更加有力,攻坚克难、挺膺担当,奋力书写好深化改革新篇章。

  为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热潮,加强“第一议题”导学解读,拓宽视野格局,走好第一方阵,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立足岗位深化改革的能力。

  为深化改革提供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为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促进,完善党建引领业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深化改革提供作风保障。坚持精耕细作,建立健全干部常态化监督机制,常态开展作风提升行动,推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实干担当。

  田渠践担当 攻坚砺成长

  宁夏西干渠管理处第五管理所

  党支部委员、副所长

  李 宁

  灌溉渠道是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作为水利青年干部,身处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当以“渠通水畅润良田”为己任,将担当与攻坚落到实处。

 

  精研业务,做“活地图”与“水管家”。深钻灌溉管理制度、工程结构信息、量水测水技术,摸清灌区建设和渠道运行情况,掌握规范标准与现代技术,成为懂水、会管、能调的行家里手。

  扎根一线,当“守护者”与“贴心人”。日常巡渠查险,及时消除隐患,主动深入灌区,化解供用矛盾,在抗旱保灌、应急抢险等急难任务中冲锋在前,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服务传递温情。

  勇于创新,破“老难题”与“新瓶颈”。探索运用智能计量、远程控制等新技术新设备,研究解决工程老化、环境整治等老大难问题,在落实“四水四定”、推进“六项机制”等攻坚任务中贡献青年智慧。

  强化协同,聚“干渠力”与“末梢力”。主动加强与上级单位、属地部门、用水协会的沟通协作,在水量调配、工程维护、政策宣传、纠纷调解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合力保障供水安全。

  高山无言,渠水有声。水利青年干部唯有将热血注入“水脉”,以实干筑牢“粮基”,方能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激荡出青春的回响。

  以考核“指挥棒”丈量担当 用分配“刻度尺”砥砺作为

  自治区国资委

  考核分配处副处长

  寇淑女

  作为新时代国资监管战线的青年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到考核分配工作既是改革攻坚的“风向标”,更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要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挺膺担当。

 

  坚持战略导向,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创新构建"1+6+2"考核体系,在服务“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中,加大对科研投入强度考核力度,将清洁能源、葡萄酒等特色产业投资占比纳入业绩考核,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速布局战新产业,区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同比增长19.1个百分点,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建立党建考核“双向否决”机制,以“党建优则业绩优”的鲜明导向,破解“两张皮”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在机制创新中展现作为。针对“低定高超”“鞭打快牛”考核难题,创新“自主申报+摸高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立足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勇挑重担、主动申报目标值,摸得越高考核得分越高,工资总额增幅越高,有效激发企业自我加压的内生动力。2023年、2024年企业申报利润总额目标较基准值分别增长13%、14%。

 

  坚持结果导向,在较真碰硬中锤炼作风。较真碰硬推动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职务任免、工资总额相挂钩,首次将ABCD四个考核等次在国资委网站公开,2023年度区属企业负责人薪酬差异1.59倍,对完成利润总额的企业人均工资可按“减人不减资、减人少减资”执行,充分发挥考核分配的正确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

  当好助企贴心人 为企纾困解难题

  宁夏贸促会贸易促进处

  韩晓明

  越是急难险重任务越要勇挑重担,越是攻坚克难越能锤炼过硬本领。贸促青年党员干部要将“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服务自治区开放大局、服务外经贸企业需求”作为重要使命,认真开展商事法律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先锋”的担当。

 

  组合拳持续发力,商法服务解企忧。今年3月宁夏某企业向某国企业支付进口亚麻籽首付款283万元人民币后遭遇“收款不发货”,企业在当地报警后无进展。接到企业求助后,我们立即协调成立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小组,迅速分析研判案件,第一时间联系该国相关机构、商协会、银行及律所,通过多轮交涉,历时1个月帮助企业拿回退货款,为企业挽回损失。

 

  全链条综合施策,商法助企促发展。去年7月以来,围绕某精密仪器设备制造企业赴海外投资项目报备审批、排查海外投资风险、协调中国贸促会开通海牙公约认证绿色通道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伴飞式”服务,用好用足RCEP等政策规则,帮助企业海外项目进口设备节省20万元关税成本,助力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提前1个月进入实施阶段。

  融合式增信赋能,促企走向“大舞台”。针对枸杞、葡萄酒等宁夏地标产品,创新开展“贸促会信用认证+出口商品品牌认证+地理标识认证”三融合认证服务,协调推动宁夏地标产品走上中洪建交两周年庆典、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典活动等国际舞台,有力提升宁夏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金融为民见初心 挺膺担当促发展

  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团委书记、

  机关第三党支部副书记、

  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

  马晓萍

  消费与民生,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驱动着经济的稳健前行。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凭借191个金融网点、超300万客户基础以及2024年超200亿元的贷款投放规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稳增长、促发展”的时代命题下,作为邮储银行宁夏分行的青年金融工作者,更应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以创新思维和扎实行动,成为稳增长促发展的先锋。

 

  点燃消费引擎,释放内需潜力。积极落实自治区促消费政策,联动本地核心商圈、重点商户,加大消费场景建设支持力度,提升消费便利性和获得感。

  精耕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发挥邮储银行网点深入城乡的优势,尤其关注“新市民”、农村居民等群体的金融需求,提供涵盖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适配性强的财富管理方案。

 

  布局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积极响应国家养老金融战略,结合宁夏实际,把政策送上门、把服务做到家,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稳健、温暖的养老金融保障,真正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在宁夏稳增长促发展的征程上贡献坚实的邮储力量。

【编辑】:
【来源】:区直机关有关部门(单位)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