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党支部:党建引领抓服务 文化活动进万家
2025-08-29 17:09:00    来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党支部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8-29 17:09:00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党支部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以“党建引领抓服务 文化活动进万家”品牌创建为载体,以构建“党建+文化”深度融合机制为动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持续擦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幸福底色。

  高举思想旗帜,筑牢品牌创建之“魂”。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动摇,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作为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组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感悟思想伟力、掌握思想武器,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经验在区直机关新任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暨党支部书记论坛上作交流,支部2篇经验做法先后在宁夏机关党建微平台、区直机关工委《新时代先锋》发表。

  规范组织生活,夯实品牌创建之“基”。严格遵循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认真落实党员大会、支部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改变传统的“念文件、学讲话”模式,探索组织生活新路径,将组织生活阵地向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场)等文化服务一线阵地延伸,在舞台剧目排演、艺术作品主题展览等活动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员带到演出舞台上、展览现场中、观演群众间,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党员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坚持学思并重、践悟并举、知行并进,创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怎么看 我在本职岗位怎么干”交流研讨,把研讨成果转化为破解文化服务难题的实际行动,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金钥匙”。

  弘扬传统文化,浸润品牌创建之“壤”。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组织创作文艺精品,加强优质文化供给。近年来,聚焦宁夏大地孕育的红色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推出文学作品《黄河黑山峡》《致黄河》《黄河的礼物》、民族歌剧《山海情》、秦腔现代戏《攒劲女人》、广播剧《中国草》、现代眉户剧《沙枣花开》、舞蹈《甜甜的黄河水》、歌曲《六盘春官送福来》等优秀作品,电视剧《山海情》、图书《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京剧《红高粱》、歌曲《我引绿洲接长路》等8部作品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电视剧《山海情》《我们这十年》分别获得第33、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图书《阿娜河畔》、散文集《青白石阶》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反映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电视剧《星星的故乡》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组织开展“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文艺巡礼,推动音乐剧《花儿与号手》赴北京、辽宁、福建、广西、贵州等地巡演24场,京剧《红高粱》赴上海、成都、常州等地巡演14场,舞剧《不到长城非好汉》赴延安、武威、宝鸡等地巡演12场,支持话剧《千秋景岳》《沙漏里的童谣》、民族歌剧《山海情》等优秀文艺作品在区内外巡(展)演80余场,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提升服务质效,走好支部品牌创建之“路”。把充分发挥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支部品牌创建的重要目标,2022年以来,修订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奖励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艺作品奖励扶持项目(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自治区重点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实施优秀文艺作品奖励扶持项目,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创作,推动形成出成果和出人才、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的生动局面。2022年以来,奖励扶持文艺作品146部、资金1027万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守正创新擦亮新时代西海固文学金招牌,实施西海固作家群培养壮大项目,谋划开展“以文化心”、千名作家联千村(社区)进千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指导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清凉宁夏”广场文化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直抵人心。

  【撰稿:张斌】

【编辑】:
【来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