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党支部:为基层服务 为党旗增辉 党建引领文明新风吹拂塞上沃土
2025-08-29 17:06:00    来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党支部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8-29 17:06:00

  为切实履行好统筹全区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使命,锻造敢打硬仗、团结奋进、锐意创新的过硬队伍,党支部持续深化“为基层服务 为党旗增辉”党建品牌建设,以服务基层为核心,以为党旗增辉为追求,通过将党建工作深入融入业务实践,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时代文明新风,引领全体党员在服务基层一线冲锋在前、实干担当,以实际行动擦亮党旗底色。

  开展铸魂强基行动,筑牢思想建设根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创新理论传播、严守纪律规矩等举措,持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笃定前行。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借助宁夏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推动理论入脑入心,提升党员政治能力。二是创新理论传播。聚焦凝心铸魂首要任务,组建区市县乡村五级宣讲队伍,打造“薪火相传”“乡音大喇叭”“六盘山红色讲堂”等特色品牌,采用“讲、唱、演、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真理力量浸润人心、扎根基层。三是严守纪律规矩。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党员深学细悟《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通过专题研讨、纪律党课、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等形式,明确纪律红线。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自我检视,推动纪律规矩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行动标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

  推进文化浸润行动,厚植基层文化土壤。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打造特色活动、壮大志愿服务,以文化力量服务群众,让党的关怀在文化浸润中直抵民心。一是丰富文化供给。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创新开展农民合唱团、“村BA”“村晚”等乡土文化活动,结合节日推出“我在文明实践所(站)过大年”、黄河文化艺术展演、稻田趣味丰收运动会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二是打造特色活动。聚焦移风易俗、传统节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题,开展“我们的节日”“弘扬文明新风 共建和美乡村”等文明实践活动40余万场次,参与群众744万人次。中宁县大战场农民合唱团、隆德县杨野河村文明实践做法得到中宣部肯定,隆德县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发言,平罗县陶乐镇“文明实践+科技”做法入选中宣部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精选案例。三是强化志愿服务。实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组织2万余名文艺志愿者开展1037场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35万人次。举办宁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红宝”传乡音农民合唱斩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梧桐树下小课堂”摘得银奖,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服务品牌得到推广,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实践最亮底色。

  实施新风培育行动,深化移风易俗成效。将引领社会风尚作为服务基层的重要任务,以移风易俗和文明素养提升为重点,弘扬新风,摒弃陋习,让文明新风遍布乡村。一是深化移风易俗。制定专项治理文化浸润行动方案,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通过典型事迹分享、大型采访、普法宣传等方式强化引导。开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媒体专栏,刊发报道3500余篇,积极宣传各地在推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组织创排主题文艺节目400多个,深入重点村巡演千余场次,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尚。二是提升文明素养。持续推进文明素养提升“七大工程”,每年印发重点任务清单,聚焦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餐饮浪费、乱涂乱画、乱扔垃圾、交通不文明等行为。开设“文明素养伴你同行”“文明之光”等专栏,刊发报道500余篇,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扬新风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典型引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组织各地围绕“5•20”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体婚礼、公交婚车创意婚礼、单车婚礼等活动,选树“零彩礼”“低彩礼”、文明家庭及移风易俗示范户2000余对(个),示范带动更多群众自觉践行婚俗新风。

  落实服务赋能行动,织密党群连心网络。把建强服务阵地、提升服务效能作为践行初心的根本,以精准、常态服务解决群众困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筑牢阵地根基。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所243个、站2831个,在公园、广场、商圈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置文明实践基地、点等538个,形成“布局合理、点多面广、纵深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让群众便捷享受服务。二是精准对接需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专项机制有关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法律下基层活动,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以“基层工作周”活动为载体,深入文明实践所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在倾听群众心声中找准服务坐标。联动悦海新天地社区开展“春节送春联”“学深悟透促改革 凝心聚力谋发展”等主题党日活动,惠及居民200余户,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服务既有温度又见实效。三是务实调查研究。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多次深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关于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包抓海原县相关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多篇调研报告,为破解基层难题提供精准对策。精选8个典型案例形成“宁夏:移风易俗重塑塞上文明新貌”专题报道,在中宣部主管的《农家书屋》杂志刊发,以点带面展现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让基层实践的智慧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撰稿:李莉】

【编辑】:
【来源】: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党支部